近期,迪瑞医疗(300396)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,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200万元至3300万元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600万元至3900万元。这一数据不仅与去年同期盈利1.65亿元形成强烈反差,更创下公司上市11年来的首次半年度净利亏损。
事实上,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早在今年3月公布的2024年年报中,迪瑞医疗已显疲态:全年营收下降11.63%,净利润下跌48.5%。曾经在生化分析仪市场占据国产品牌20%份额的老牌IVD企业,如今却面临扭亏的考验。
针对公司上半年业绩预亏及后续提振措施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日前向迪瑞医疗方面致函采访,其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来函已收悉,因公司目前正处于半年报静默期,暂不方便接受采访,具体业绩情况以公司最终发布的半年度报告为准。
计提资产减值
资料显示,迪瑞医疗创办于1992年,公司主营业务是医疗检验仪器及配套试纸试剂的研发、生产、营销与服务。产品用于日常体检及病情辅助诊断,通过对人体尿液、血液等体液的检验。产品主要包括尿液分析、生化分析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、妇科分泌物分析、血细胞分析、凝血分析、整体化实验室七大系列。
在业绩预告中,迪瑞医疗将亏损归因于两个关键因素:总体毛利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。公司特别指出“国内市场仪器产品装机和试剂上量不及预期”,这直指其商业模式的核心痛点。
与业绩下滑相伴的是资产质量的恶化。业绩预告发布的同一日,公司还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,对各类应收款项、存货等计提减值准备2389.85万元。这种集中计提减值的行为,往往预示着公司部分资产的实际价值已经低于账面价值。
将时间拉回到2024年,迪瑞医疗的业绩颓势其实早有征兆。
年报显示,公司2024年全年净利润仅为1.42亿元,同比下滑48.5%。分季度看,业绩滑坡呈现加速态势。2024年第四季度,公司营业总收入仅4236.27万元,同比下降87.14%;归母净利润出现5065.49万元的亏损,同比下降222.63%。
对此,迪瑞医疗在年报中解释称:“受宏观因素、行业整顿以及集采政策影响,国内渠道客户政策变动导致采购金额降低,院端采购需求及支付节奏放缓,部分大客户回款出现延期。”
细读迪瑞医疗2024年财报记者发现,报告期内,公司试剂产品毛利率从2023年的75.42%降至70.06%,同比下降5.36个百分点;仪器产品毛利率则从2023年的33.99%降至24.26%,同比下降9.73个百分点。
同时,公司现金流情况也值得关注。2024年,迪瑞医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上年同期的2.24亿元逆转为-2.95亿元,同比降幅高达231.29%。
国际市场的拓展同样受阻,迪瑞医疗曾寄望于通过海外市场平衡国内风险,但“部分主力国家医疗政策的变动以及回款问题”限制了国际业务增长。
产品结构失衡
事实上,迪瑞医疗的困境,或部分源于其产品结构的内在失衡。
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:公司试剂收入占比仅48.51%,而仪器收入占比高达51.49%。这一比例与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鲜明对比。同期,安图生物试剂收入占比达77.89%,新产业试剂收入占比69.94%。
据业内人士介绍,在IVD行业,试剂作为持续性消耗品,通常带来稳定现金流和更高利润率;而仪器销售往往是一次性的,且常需大幅让利作为获客手段。
这种结构性缺陷在行业顺境时被增长所掩盖,一旦市场遇冷则显露无遗。2024年年报显示:“报告期内,公司仪器毛利明显下降,试剂上量迟缓,导致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滑。”这一表述直指公司盈利模式的核心缺陷。
尽管公司持续投入研发,2024年迪瑞医疗研发投入1.30亿元,占营业收入10.6%,但新产品市场表现未达预期。CS-690全自动尿生化分析仪、CM-64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创新产品,未能有效转化为业绩增长点。
此外,自2024年以来,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政策在多个省份落地执行,检验价格大幅下降成为新常态。这也直接压缩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空间。
与此同时,行业竞争格局日益严峻。在生化分析仪市场,迪瑞医疗不仅要面对迈瑞医疗、科华生物等国内劲敌,还需迎战日立、贝克曼库尔特等国际巨头。血细胞分析仪领域更是被美国雅培和日本SYSMEX垄断大部分市场份额。
作为后来者,迪瑞医疗自主研发的BF系列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虽在性能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,且价格低于国外品牌,但在品牌认知度和渠道建设上的劣势,使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市场突破。
新管理层能否带领企业走出困境?
而面对经营困境,迪瑞医疗并非毫无动作。
迪瑞医疗曾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:“明确2025年具体应对措施,本着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原则,将业务核心导向聚焦到试剂上量。”
国际市场开拓势在必行,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提及“推进国际市场的本地化政策,响应属地国家的国产化需求”,但这一战略需要时间沉淀。
在研发层面,迪瑞医疗拥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,涵盖尿液分析、生化分析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七大系列。公司获得的专利达213项,其中发明专利136项,软件著作权96项。如何将技术储备转化为市场竞争力,成为管理层面临的关键考题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同时发布的,还有一则公司人事变动公告。
公告显示,宋清、秦锋、王学敏、林茂亮4名董事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。在9人组成的董事会中,此次变动涉及近半数席位。其中3人离职后完全离开公司,仅王学敏转任高级管理人员。
并且,经股东方提名,公司董事会已同意提名郭霆、郎涛、刘莹、李光为新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。引人注目的是,前3人均具有深厚的华润背景:郭霆现任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总经理;郎涛任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;刘莹同样来自华润体系。
上述非独立董事候选人需提交迪瑞医疗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,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产生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。而在“华润系”背景的新董事们入主后,新管理层能否带领这家老牌IVD企业走出困境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官网,还有待观察。
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